内射欧美老妇wbb,大地资源网中文在线观看免费节目,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用B/C比判定廢水可生化性 真的靠譜嗎?這6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你的誤判

2021-10-18  來自: 山東環(huán)科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shù):1409

廢水的可生化性也稱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表示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

因此,確定廢水的可生化性, 對于處理方法的選擇、確定生化處理工段進水量、以及有機負荷等重要工藝參數(shù)十分重要。

常用來評價可生化性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呼吸曲線法、三磷酸腺苷(ATP)指標法、CO2 生成量法、BOD5/COD Cr比值法等。其中,B/C法是目前應用多、簡單的方法,一般認為B/C比越大,廢水可生化性評度越高。但在實際應用中,采用B/C法判斷廢水可生化性只能作為一個初步判斷,且容易造成誤判,存在一1定的缺陷。

B/C比

廢水可生化性評價參考指標

01導致B/C比出現(xiàn)偏差的6種情況

雖然在一般情況下,B/C比可以起到一1定的監(jiān)測指控作用,不必過分強求其精1確性。但如果數(shù)據(jù)偏差嚴重,就很可能會導致以此為支撐的整個廢水處理方案的失敗。因此,提前了解B/C比出現(xiàn)偏差的情況,及時預警,能在一1定程度上修正其對廢水可生化性評價結(jié)果的判斷。

1、測定BOD5時,水樣稀釋會導致抑制微生物的物質(zhì)濃度降低

由于廢水中常包含某些對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zhì),因此在測定BOD5時,如果該廢水的 COD濃度較高,一般需將水樣進行稀釋處理。但稀釋操作會掩蓋廢水中物質(zhì)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導致測定的BOD5值比實際廢水的BOD5值高,進而引起B(yǎng)/C偏大。值得一提的是,對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且易導致B/C法可生化性出現(xiàn)誤判的物質(zhì)通常有兩類:


  • 有機物,其自身為 COD 主要貢獻者,低濃度下 B/C 較高,可生化性較好,但當濃度達到一1定程度后即對微生物產(chǎn)生抑制作用;

  • 無機物,其自身對 BOD5、CODCr基本沒貢獻,常見為鹽類物質(zhì)。

  • 2、測定BOD5時,引入水樣中進行接種的微生物未經(jīng)馴化


盡管在《水質(zhì)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HJ505-2009)中有規(guī)定:「當廢水中存在難以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的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zhì)時,應將馴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樣中進行接種」。但在實際水樣檢測時,往往很難做到采用“馴化后”的微生物接種,所測BOD5值一般會偏小,從而導致B/C較小。需要說明的是,在某些實際工程中,菌種經(jīng)較長時間馴化后,對廢水的降解效果并不差。

3、測定BOD5時,部分有機污染物難以在好氧條件下降解

由于測定BOD5是在充氧情況下進行的,而某些有機污染物在有氧條件下卻難以降解,因此測定的B/C較小。在實際工程中,生化法是可擴大到厭氧范圍,且該類廢水在厭氧條件下降解效果尚可,并經(jīng)厭氧處理后,其B/C還有一1定程度的提升,因而考慮采用生化法(“厭氧+好氧”工藝)進行處理仍是可行的。

4、降解時自身pH發(fā)生變化,抑制降解反應

測定BOD5時,若原水pH值不在6-8范圍內(nèi)時,操作人員常會用鹽酸溶液或氫氧化鈉溶液將其pH調(diào)整至6-8,而某些有機物會伴隨著微生物降解,使廢水pH值發(fā)生較大變化,終達到抑制微生物反應進行的程度。

5、忽略了廢水自身溫度的影響

眾所周知,非自采送檢樣時,數(shù)據(jù)分析往往容易忽視的“溫度”這個指標。而溫度對于生化處理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對處理的效果影響較大。一般認為生化適宜溫度:厭氧常溫10~30℃、中溫35~38℃、高溫50~55℃;好氧常溫15~30℃、中溫30~40℃、高溫50~60℃。在測定BOD5時,溫度為恒溫20℃,處于微生物降解高1效區(qū)內(nèi),測得B/C會偏大(假設實際水溫度過高或過低)。6、測定BOD5時,反應受溶氧瓶物理形態(tài)所限在BOD5測定時,由于有機懸浮物受限于溶氧瓶物理形態(tài),不能與微生物充分接觸反應,測出的BOD5值往往偏小,其結(jié)果就是 B/C 偏小,容易造成誤判。而在實際工程中,相比溶氧瓶中的反應條件一般能得到較大改善(工程中會采用折流、機械攪拌、空氣攪拌等手段進行優(yōu)化),同時隨著階段運行后,生物絮凝作用的發(fā)揮,部分有機懸浮物被吸附于微生物表面再經(jīng)胞外酶水解后進入細胞。因此實驗測得的B/C 比值雖小,但可生化性卻不差。

02判定廢水可生化性方法的比較

1、微生物呼吸曲線法

該評價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操作簡單、實驗周期短,可以滿足大批量數(shù)據(jù)的測定。但用此種方法來評價廢水的可生化性,必1須對微生物的來源、濃度、馴化和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及反應時間等條件作嚴格的規(guī)定。

B/C比

微生物呼吸曲線是以時間為橫坐標, 以生化反應過程中的耗氧量為縱坐標作圖得到的一條曲線, 曲線特征主要取決于廢水中有機物的性質(zhì)。測定耗氧速度的儀器有瓦勃氏呼吸儀和電極式溶解氧測定儀。

2、CO2生成量法

該評價方法需采用特殊的儀器和方法,操作復雜,僅1限于實驗室研究使用,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極少。原理是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消耗廢水中O2的同時會生成相應數(shù)量的CO2。因此,通過測定生化反應過程中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斷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3、三磷酸腺苷(ATP)指標法

雖然目前ATP測定都已有較成熟的方法,但由于這些參數(shù)的測定對儀器和藥品的要求較高,操作也較復雜,因此目前微生物生理指標法主要還是用于單一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態(tài)毒性的判定。微生物對污染物的氧化降解過程,實際上是能量代謝過程,微生物產(chǎn)能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其活性的高低。三磷酸腺苷(ATP)是微生物細胞中貯存能量的物質(zhì),因而可通過測定細胞中ATP的水平來反映微生物的活性,并作為評價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能力的指標,如果在以某種廢水(有機 污染物)為基質(zhì)的培養(yǎng)液中生長的微生物ATP的活性增加,則表明該微生物能夠降解這種廢水(有機污染物)。

4、亞甲基藍毒性測定法

以亞甲基藍作指示劑,對照廢水加毒物和不加毒物處理,通過觀察亞甲基藍的褪色時間,可以判斷出廢水和某些廢水對微生物的毒性。令t1為廢水使亞甲基藍褪色的時間,t2為生活污水使亞甲基藍褪色的時間。根據(jù)褪色時間對比, 可以得出:

  • t1=t2時,廢水不存在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zhì);

  • t1

  • t1>t2時,廢水對活性污泥有毒, 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關(guān)鍵詞: B/C比   可生化性   廢水可生化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叶城县| 舞钢市| 松潘县| 五大连池市| 台东市| 定日县| 多伦县| 垣曲县| 体育| 枣阳市| 梁山县| 通江县| 嘉峪关市| 乌审旗| 海安县| 临漳县| 临朐县| 江达县| 平阳县| 乌海市| 乐清市| 旬阳县| 托里县| 龙州县| 扶绥县| 广德县| 申扎县| 天祝| 正阳县| 遂昌县| 锦屏县| 新丰县| 凯里市| 康平县| 色达县| 宁津县| 泸水县| 嘉定区| 施甸县| 尉犁县|